甘肃中医药借“一带一路”东风走向世界
遍地草木鲜,处处药草香。深秋时节,记者走进徽县大河店镇,成片的柴胡随风摇曳,村民站在齐腰深的柴胡田中,忙着采挖、分拣、装车。阵风吹来,柴胡的清香在山野间飘荡,沁人心脾,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田间地头。
大河店镇王河村村民车平说:“今年又是一个柴胡丰收年,柴胡品质佳,销路更不是问题,陕西商贩经常和我联系。”
除了陇南,我省定西、天水、平凉等地种植的中药材也进入收获期,药农正抢抓有利天气进行抢收。
甘肃享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之美誉,是全国重要的药源基地和中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2023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00万亩以上,预计产量达150万吨。1至8月,全省出口中药材839.3吨,货值2312.8万元,出口市场拓展至1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道地中药材党参和黄芪出口值分别为143.5万元和54.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63.8%和6.7%。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十周年。2000多年前,中医药沿着古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如今,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再次跨越山海,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能。
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省份和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甘肃依托中医药资源优势,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按照“以文带医、以医带药、以药带商、以商扶贫”的发展思路,推动中医药“走出去”,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中医药在世界的影响力,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我们为当地民众提供针灸、拔罐、推拿、健康咨询等中医药特色服务,获得了较高的认可。”甘肃第23批援马达加斯加中国医疗队队员、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侯春英说。
今年8月,参加第四届中国中医药产业博览会的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让·路易斯·罗班松说:“中国与马达加斯加卫生健康合作源于1975年。这一年,第一支援助医疗队抵达马达加斯加,为马达加斯加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执行这项任务的就是甘肃省的医生,迄今为止共有600多名甘肃医生在马达加斯加工作过。”
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刘伯荣介绍,中医药正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走向世界。2013年以来,甘肃在匈牙利、白俄罗斯、泰国等12个国家建设了16家海外中医中心或中医学院,持续开展中医诊疗、义诊、教育培训等工作,增强了中医药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认可度。截至目前,甘肃省建设的各海外岐黄中医中心共诊疗患者8万余人次,义诊10万余人次,通过“线下+线上”等多种方式培训境外医师200余人,培训中医药产业从业人员2000余人次。
“接下来,甘肃将与各方朋友共享资源、加强交流、深化合作,传承中医国粹、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产业和事业,让中医药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走向世界,为全人类健康事业贡献新力量。”刘伯荣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