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去年新设科技型企业12.3万家

   时间:2024-01-23 13:56   来源:新华网-北京   阅读量:4708   

市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榜单中,北京位列第四位,科学研究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2023年,全市新设科技型企业达12.3万家,同比增长16.3%。

“主平台”“主阵地”带动引领

今年市两会上,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3年,北京着力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经济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北京共411人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同比增长21.2%,占全球的5.8%,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北京以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新型研发机构、高水平高校院所以及科技领军企业为主体的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布局不断完善,科技优势完备。

据统计,自2019年以来,本市全社会RD经费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均保持在6%以上,研发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科创中心建设中,“三城一区”主平台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阵地发挥着重要带动作用。数据显示,2023年1至11月,中关村示范区重点监测的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收入7.3万亿元,其中,实现技术收入1.9万亿元,占总收入的25.6%,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城一区”内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合计2429.8亿元,同比增长4.8%,占全市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费用的比重为69.4%;区域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中关村科学城、顺义创新产业集群等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数字经济增加值逾1.87万亿

在北京,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凭借在技术研发领域的苦心钻研,突破高精尖领域的技术难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北京培育和认定的“专精特新”企业7180家,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95家。北京拥有独角兽企业114家,较2022年末增加12家。

从企业研发投入看,2023年1至11月,全市大中型重点企业中,79.6%的企业开展了研发活动,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共投入研发费用3501.1亿元,同比增长4.6%。汽车制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企业研发费用保持较快增长。从研发产出看,截至2023年末,全市有效发明专利量为57.4万件,同比增长20.2%,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62.9件,同比增长20.4%。

创新赋能高端产业发展。2023年,全市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18766.7亿元,同比增长8.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9%,占比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11875.4亿元,同比增长7.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1%,占比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新认定34家外资研发中心

数据显示,2023年1至11月,地方财政科技经费支出432.1亿元,同比增长2.8%,主要用于支持“三城一区”建设高水平推进,支撑生命科学、人工智能、芯片制造等重点科技领域研发攻关。2023年,全市新设科技型企业达12.3万家,同比增长16.3%。

近日,全市新认定34家外资研发中心,涉及医药健康、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目前外资研发中心数量已达107家。例如,新获得认定的北京先瑞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推出了中国首款外周药物涂层球囊产品、全球首款经过临床验证的膝下药物涂层球囊产品、国产首款全套射频消融设备等,可为血管外科、介入放射科、心血管科、神经科等全身泛血管微创介入治疗提供解决方案。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将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优势,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社会投资撬动力度,形成多元投入格局,增强科技创新动能。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